堆肥三要素之水分控制
2012-06-29 06:19 荷斯坦奶农俱乐部网 访问量:466 | [ 字号:大 中 小 ] |
周学彬 上海牧冠企业发展有限公司
堆肥进入发酵过程后,堆肥的水分、透气性、温度成为三个关键控制因素。通透性的调节是基础,水分调节是关键,温度调节是保证!
影响堆肥发酵的因素有很多。不同学科领域的专家学者从不同的角度来研究堆肥发酵,各自得出许多宝贵的经验和看法。但由于设备及科技力量有限,许多堆肥厂和牧场往往心有余而力不足!基本上不能将之转化来为现场服务。
笔者在协助各地牧场制作有机堆肥时,了解到大家的苦恼和期望,便将之化繁为简、标准化。结合大家的经验和智慧,今天野人献曝一番,与大家分享、结缘!
当我们利用畜禽粪便来制作有机堆肥时,首先要明白畜禽粪便中已含有足够用的菌群,我们只是利用微生物的力量来完成。而且,要了解到畜禽粪便与城市下水污泥、厨余、蔬果批发市场下脚料等的不同。当你看论述时,不要急于看结论,要注意其试验设计。所以,利用畜禽粪便来制作有机堆肥时,当进入发酵过程后,堆肥的水分、透气性、温度就成为关键控制因素。
故,通常把水、气、温称为堆肥三要素!三者相互影响、互为关联。我们应当这么来理解:通透性的调节是基础、水分调节是关键、温度调节是保证!
堆制过程中保持适宜的水分含量,是堆肥制作成功的首要条件!由于微生物大多缺乏保水机制,所以对水分极为敏感。当含水量在35%~40%之间时,堆肥微生物的降解速率会显著下降,而水分下降到30%以下时,降解过程完全停止。
通常有机物质吸水后会膨胀软化,有利于微生物分解;水分在堆肥中移动时,所带菌体也会向四周移动和扩散,并使堆肥分解腐熟均匀;水中溶解的各种物质还能为微生物提供营养,并为微生物的繁殖创造条件。
水分太少,微生物活动受限制,影响堆肥速度;水分太多,会堵塞堆肥物料间空隙,影响其通透性,易形成厌氧状态,并产生臭气,养分损失大,堆肥速度也同样缓慢。
堆制过程中不同的原料具有不同的较佳水分上限,是由这些原料的粒径和结构特性所决定的。
许多人在查看资料时,往往会看到这样的论述:对于绝大多数堆肥混合物,推荐的含水量上限为50%~60%。所以大家只好购买木屑、稻壳、米糠、花生壳、麦秸等低水分的辅料来加,毕竟鲜牛粪的水分往往大于85%,有不少牛场甚至超过90%。按此原则,就只能靠水分调整材!
若以厨余为堆肥基质时的最大水分含量为50%~55%,因为还含有油。城市下水污泥因为不含亲水性的纤维,最好加上辅料来调制成55%~60%,以增加透气性。而一般的畜禽粪便则可提高,为55%~65%,而当使用易利捷来强制通气时可以提高到70%。如此,可以减少外购调整材的成本。
若是使用固液分离机,分离后的渣,水分虽然高达75%,但由于透气性较佳,配合使用易利捷,完全可以直接使用。就能节约调整材的成本!
经验分享
在未使用易利捷的牧场,关于堆肥物料水分控制和调整,还应遵循以下原则:
(1)南方地区的物料水分应适当调低,北方地区可适当提高。因为南方空气湿度大,物料水分的自然蒸发量较小。
(2)雨季应适当调低物料水分,旱季可稍提高。
(3)低温季节应适当调低,高温季节可适当调高。
(4)陈料熟料要适当调低,鲜料可适当调高。
(5)低碳氮比(C/N)要适当调低,高碳氮比(C/N)可适当调高。
不同物料因理化特性存在差异,适宜发酵的水分含量是不一样的;同时,环境温度、湿度等因素也会对其产生影响。若水分过低或过高时,往往会不升温,即无发酵温度产生。
总之,应根据地域、气候、物料、配方等的特点,摸索相应的最佳水分含量,并在堆肥化过程中,仔细观察物料的水分变化及其对堆肥化的影响,及时采取调整措施,确保发酵的正常进行。
已经安装翻堆机或反应器等堆肥设备的牧场若在堆制有机堆肥时,有疑问或不完善的,可与笔者联络,共同来查找原因,对症下药。建议可先查起始水分和调整材的使用,通常牛粪的碳氮比已合适,而我们为了要降低水分,加多了辅料就会拉高碳氮比,需要更多时间来降解。我们可以利用易利捷来改善,缩短时间、提高效率。
查看评论最新评论
相关文章
发表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