围产母牛营养对今后繁殖性能的影响

2015-11-21 20:16 荷斯坦奶农俱乐部网 访问量:687 [ 字号: ]

  奶牛繁殖效率的下降,不仅在美国也在爱尔兰、英国和澳大利亚得到证实。母牛最好在泌乳85天时妊娠,产后首次配种的受孕率应该大于50%,每胎的配种次数应该小于1.7,而产犊间隔要少于390天。这些目标是难以达到的,而且进展缓慢。在1996年和2007年之间,美国荷斯坦奶牛群产后首次配种的天数已经从92天提前到85天,是一种正确方向的趋势。然而每胎的输精或授精次数和产犊间隔分别从2.1和410天增加到2.5和422天。
  妊娠率(PR)取决于发情检出和受孕率,提高或改进发情检出就能提高妊娠率。最近几年中,有许多的输精方案用于更好的同期化发情,因而提高了妊娠的成功机率。
  然而仅有低于50%的母牛在产后第一次输精或配种中受孕或妊娠。因此母牛至少需要有两次的输精或配种。尽管已经有了许多成功的发情检出和同期化方案,但一个基本的目标,仍然必须是创立一个健康的子宫环境,确保胚胎抵达终点。而成功或失败则取决于在围产期内所发生的事件。
  围产期对繁殖至关重要
  一项近期的研究,评价了定时人工授精(TAI)时的母牛体况评分(BCS)对泌乳母牛繁殖性能的影响。每次人工授精的妊娠率在围产开始21天期间体况评分增进的母牛较高,保持体况评分的母牛中等,而损失体况评分的母牛最差。
 

图1. 体况损失对每次人工授精妊娠的影响。

  总之,在产犊后开始3周间的体重损失,即使人工授精是在原有的体重损失的5周以后进行,仍可能对第一次人工授精的繁殖力具有负面影响。这些结果突显了对泌乳早期母牛提供一个饲喂计划减少体重损失的重要性。
  繁殖和营养
  在产犊后开始的4~6周,奶产量的增加快于饲料摄入量的增加。高产奶牛将会经历负的能量平衡(NEB)。合成奶的营养需求在泌乳的早期增加,如果营养摄入的补偿没有达到与奶产量的需要相一致,那么繁殖的功能就可能被抑制。还有,在围产期疾病和疾患的高发率,也对繁殖性能具有负面影响。
  母牛所经历的负能量平衡抑制了排卵周期的恢复或再开始。在早期,繁殖往往优先于个体的存活。但在现代奶牛中,泌乳已经成为优先,因而损害了繁殖功能。
  排卵的延迟,已经与能量的状态反复地联系在一起。通常,奶牛产犊后第一次排卵发生在能量负平衡最低点以后的10~14天。因此,由于不合理的饲喂或者疾病所造成的体重和体况评分的重大损失,都与奶牛的不排卵和不发情明显相关。这严重影响或损害了母牛首次产犊后授精的繁殖成功。
  产犊后不排卵或不发情的延长,也延长了自产犊至首次人工授精的期限。同时降低了在首次产犊后配种期间的繁殖力。不排卵或不发情的母牛,不仅降低了发情检出和受孕率,而且也具有每次人工授精后较低的妊娠百分率。
  首次产犊后排卵的时间,决定并限制了发生在输精期开始以前的发情次数。在大多数奶牛群,产犊后60天不排卵的母牛应该少于20%。
  蛋氨酸影响母牛繁殖力
  对奶产量的前三名限制性氨基酸,认为是蛋氨酸、赖氨酸和组氨酸。此外,许多氨基酸也可能对蛋白质合成独特影响的生物学过程,具有正向的作用。
  卵母细胞和早期胚胎的脂肪组成,可以由母牛的环境所影响。2014年,研究者进行了旨在决定补充瘤胃保护性蛋氨酸,对奶牛植床前胚胎甲基化和脂肪积聚影响的试验。进入第二或以上泌乳期的泌乳荷斯坦母牛,随机分为两个处理组,即对照组(头数为5头,喂给含有3.4:1的赖氨酸对蛋氨酸比例的基础饲粮),蛋氨酸组(5头,饲喂基础饲粮,再加一种过瘤胃蛋氨酸,使赖氨酸对蛋氨酸的比例为2.9:1)。
  胚胎在人工授精后6.5天冲洗收集。用于分析的胚胎处在第4或以上发育阶段。用Nile红染色的萤光强度,确定胚胎中脂肪积聚的多少。共有37枚胚胎从母牛中收集(蛋氨酸组16牧,对照组21枚)。蛋氨酸组的母牛在与对照组母牛比较时,其胚胎具有较多的脂肪积聚(P=0.021)。而对胚胎发育的细胞数量或发育阶段则没有处理效应(P>0.511)。
  总之,用蛋氨酸补充的母牛,产生具有较高脂肪浓度的胚胎,它可以潜在地用作为胚胎早期发育的一种重要能量来源。
  虽然牛胚胎完全发育的营养需要尚未确定,但牛胚胎培养定植前(第7~8天)的蛋氨酸需要,已在佛罗里达大学的研究中确定。
  对第7天的囊胚期胚胎发育来说,具有一种惊人低的蛋氨酸需要(7毫摩尔)。然而至7天以后的囊胚期进一步发育,似乎最好在21毫摩尔。为此,这些研究的结果表明,形态学正常的牛胚胎发育,至少在受精以后的第一周期间,并不需要有升高的蛋氨酸浓度(大于21毫摩尔)。
  所进行的另一个试验,评估了蛋氨酸对超排母牛早期胚胎发育的影响。在该实验中,母牛按不同的饲粮蛋氨酸补充,分成两种处理:一为蛋氨酸组(MET):母牛喂以一种配制成提供占代谢蛋白质(MP)6.8%的赖氨酸和2.43%蛋氨酸的饲粮。二为对照组(CON):母牛喂给一种配制成提供占MP 6.8%赖氨酸和1.89%蛋氨酸的饲粮。
  喂给蛋氨酸补充饲粮的母牛,存在有产生的乳蛋白质千克数和百分率的增加。这样,从乳蛋白质合成的观点,蛋氨酸被认为是第一限制氨基酸,这伴随有血浆蛋氨酸浓度大量明显增加的效应(对照组=16.8毫摩尔;蛋氨酸组=22.9毫摩尔)。
  紧随其后,威斯康辛大学同一实验室的研究人员,为了验证喂给富含蛋氨酸饲粮的母牛,具有乳蛋白质产量的增加,在第63±3天时定时人工授精后28、32和61天有妊娠母牛数的增加,以及妊娠损失数减少的假设,在一个商业性奶牛场进行了另一个试验。
  总共309头母牛(初产母牛138头和经产母牛171头),按胎次划分,并随机分成两个处理组。对照组:母牛喂给一种配制提供代谢蛋白质6.9%赖氨酸和1.9%蛋氨酸的饲粮。蛋氨酸组:母牛喂以一种配制提供代谢蛋白质6.9%赖氨酸和2.3%蛋氨酸的日粮。
  自泌乳的28天至128天,母牛在上午挤奶以后锁在颈枷处30分钟,并在对照组和蛋氨酸组的TMR上,按母牛个体分别撒饲50克干玉米洒精糟(DDG)或者50克的DDG(29克)和过瘤胃蛋氨酸(21克)的混合物。
按照双重同期排卵方案,母牛予以配种,并在配种后28、32、47和61天进行妊娠检查。每月一次采集个体奶样,并进行成分分析。结果在奶产量或能量校正奶(ECM)上,没有统计上的差异,但蛋氨酸组的母牛具有较高的乳蛋白质浓度(P<0.01)。
  喂给富含蛋氨酸饲粮的母牛,在定时人工授精后,自21~61天具有较低的妊娠损失(10%的蛋氨酸组和16.7%的对照组母牛)。但在初产母牛第28~61天的妊娠损失,则没有差异(对照组12.8%和蛋氨酸组14.6%;P=0.54)。
  然而处理之间的妊娠损失,对经产母牛都是明显的(对照组19.6%,瘤胃保护蛋氨酸6.1%;P=0.04,见图2)。
 

图2 喂给对照饲粮(CON)或富含瘤胃保护性蛋氨酸饲粮(RPM)的初产和经产母牛,在定时人工授精后第21和61天之间的妊娠损失。

  结论
  用限制性氨基酸的补充,已显示对乳蛋白质含量和产量的正效应。用蛋氨酸补充的母牛,具有较低的妊娠损失,并认为补充过瘤胃蛋氨酸,有利于胚胎存活,至少在经产母牛中是如此。(摘自Progressive Dairyman, 2015年第1期, P86~87)。


北京东方戴瑞乳业信息咨询有限公司
地址:北京朝阳区曙光西里甲6号时间国际大厦
邮编:100028

本文链接:http://www.dairyfarmer.com.cn/kxyn_fzyz/2015-11-21/165001.chtml
转载请保留:本站文章未注明来源和作者的所有文字和图片,版权均属荷斯坦奶农俱乐部网站所有,转载请保留链接,不得用于商业用途。

Powered by OSPod-CMS 企业建站产品 3.2.6
CMS excute cost is 1082 msec ,template set is 荷斯坦, template is cattle_science_detai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