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农业大学、中国奶业协会与丹麦奥胡斯大学及丹麦奶业协会在奶牛育种领域合作新进展:提升高产奶牛繁殖性能的遗传学优选策略
2018-01-31 15:58 荷斯坦奶农俱乐部 访问量:213 | [ 字号:大 中 小 ] |
刘澳星 王雅春 Goutam Sahana 张 勤 刘 林 Mogens Sandø Lund 苏国生(Guosheng Su)
通讯作者:王雅春 苏国生(Guosheng Su)
在过去的几十年间,科研工作者们致力于通过遗传学研究策略提升奶牛的产奶性能。然而,对奶牛产奶性能的高强度选择导致了母牛繁殖性能的衰退。这也使科研工作者们开始着手于寻找解决奶牛繁殖性能衰退的遗传学研究策略。
奶牛产奶性能的提升能够直接增加奶农的收入。与此同时,奶牛的繁殖性能却在逐年衰退。随之而来的是额外输精、被动淘汰和兽医治疗等成本的不断增加,这也成为了困扰奶农们的首要难题。
奶牛产奶性能遗传水平的提升很大程度上得益于科研工作者们的不懈努力。然而,奶牛的产奶性能与繁殖性能间存在不利的遗传相关。北欧国家以注重奶牛繁殖性能的选育而著称,也是奶牛繁殖性能选育的先驱。对繁殖性能的选育主要通过在奶牛的选择指数中增加繁殖性能的经济权重来实现。目前,北欧国家奶牛繁殖性能的遗传水平居于世界前列。
中国农业大学、中国奶业协会与丹麦奥胡斯大学及丹麦奶业协会在奶牛育种领域进行合作,以寻求解决奶牛繁殖性能衰退的遗传学研究策略。双方合作中的一项重要任务是对影响奶牛繁殖性能的关键基因进行定位。通过将繁殖性能关键基因纳入选择决策中,有望加快奶牛繁殖性能的遗传进展。
研究人员联合中国荷斯坦牛及北欧荷斯坦牛两个群体芯片牛的繁殖性能数据,筛查到了数百个奶牛繁殖性能相关的遗传标记。中国荷斯坦牛群体挖掘到的繁殖性能候选基因在北欧群体中得到进一步证实。目前,中国农业大学王雅春团队正在对该研究筛查到的奶牛繁殖性能基因的进行后续的精细定位和功能验证,试图寻找到影响奶牛繁殖性能的关键基因。以此通过遗传学研究策略降低奶牛繁殖力的衰退趋势。
该研究成果已经发表在国际著名期刊Scientific Report。目前,丹麦奥胡斯大学对该研究成果进行报道,并作为该校分子生物学及遗传系官网的封面文章。
相关链接:
Scientific Report 全文链接:https://www.nature.com/articles/s41598-017-09170-9?error=cookies_not_supported
丹麦奥胡斯大学分子生物学及遗传系官网:http://mbg.au.dk/en/
丹麦奥胡斯大学报道:http://mbg.au.dk/en/news-and-events/news-item/artikel/improved-solution-to-increase-fertility-in-high-yielding-cows/
中国农业大学
地址:北京海淀区圆明园西路2号中国农业大学
邮编:100193
查看评论最新评论
相关文章
发表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