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奶质量管控(15)乳头异常图谱第一部分:哪些乳头损伤应归咎于挤奶系统或挤奶操作?
2020-01-31 14:03 荷斯坦奶牛俱乐部网 访问量:745 | [ 字号:大 中 小 ] |
张廷青 博士
众所周知,奶牛乳头是抵御各种乳房炎致病微生物侵入乳房内部最重要的物理屏障。除支原体可经血液循环感染乳房外,所有其它乳房炎致病微生物均必须穿过乳头末端的乳头孔方可侵入乳房内部。所以,乳头表层皮肤、乳头末端和乳头孔的结构完整与功能正常在有效预防乳房炎方面就显得格外重要。毋庸置疑,与自然授乳和人工挤奶相比较,机器挤奶多多少少会对乳头造成某种程度的损伤,这当然缘于机器挤奶的人工智能仿生环节依然难以完全精确模拟自然授乳和人工挤奶过程。既然如此,乳头损伤是否应该完全归咎于挤奶系统?完全相反,各种不利的外界环境因素或传染性因素也会造成乳头损伤而导致发生乳房炎。故而,我们可将乳头损伤的原因一般归纳为以下三大类:
1.外界环境性。
2.非环境性(传染性)。
3.机械性(挤奶系统和挤奶操作)。
为避免繁冗文字描述难以使同道们对上述三类乳头损伤获得清晰概念,我采用乳头异常图谱形式做简洁介绍,共分为三部分逐期发表,题目分别为:“哪些乳头损伤应归咎于挤奶系统或挤奶操作?”、“哪些乳头损伤应归咎于不利的外界环境?”和“哪些乳头损伤应归咎于传染性微生物?”亟盼奶牛场现场领军者、责任兽医、挤奶厅主管以及其他相关人员借助这些图谱,能够基本准确鉴别本场乳头损伤原因究竟归咎于哪一类,进而制定出正确合理的解决方案和有效防治乳房炎的措施;切忌动辄就找挤奶系统设备厂家顶罪,这样做只会剑走偏锋、南辕北辙。本篇系奶牛乳头异常图片第一部分:哪些乳头损伤应归咎于挤奶系统或挤奶操作?
从乳头异常的哪些方面可以初步追溯到挤奶系统功能反常或挤奶操作流程不到位?
1.乳头末端过度角质化。
2.乳头孔外翻、闭合不全和磨蚀。
3.乳头表层皮肤颜色变化反常。
4.乳头末端点状瘀斑出血。
5.乳头表层皮肤呈现衬口环。
6.湿挤。
7.乳头末端呈楔形。
乳头末端过度角质化主要由哪些因素造成?
造成乳房末端过度角质化主要缘于过挤。“过挤”这个词同道们并不生疏。那么,哪些原因可能造成过挤呢?
1.挤奶操作流程前处理头三把验奶与套杯前擦干乳头两环节刺激按摩不足。
2.挤奶操作流程延迟套杯环节不到位(套杯太早或太晚)。
3.峰值流速时段集乳器真空压太低。
4.脉动器B相值太高和D相值太低。
5.脱杯流量设定不到位(低于800毫升/分钟)。
6.应该强调的是:若>20%的乳头出现类似状况,应立即采取措施纠正。
本文提供了25帧不同类型的乳头末端过度角质化图片(图1-图7)。

图1 四例不同类型的乳头末端过度角质化

图2 四例不同类型的乳头末端过度角质化

图3 四例不同类型的乳头末端过度角质化

图4四例不同类型的乳头末端过度角质化

图5 四例不同类型的乳头末端过度角质化

图6 四例不同类型的乳头末端过度角质化

图7 一例乳头末端过度角质化并伴有乳头牛痘病毒感染(注意乳头左侧皮肤红疤)
乳头孔外翻、闭合不全和磨蚀主要由哪些原因造成?
造成乳头孔外翻、闭合不全和磨蚀的主要原因类同于造成乳头末端过度角质化,即“过挤”,此处不再赘述。同样应该强调的是:若>20%的乳头出现类似状况,应立即采取措施纠正。本文提供了10帧不同类型的乳头孔外翻、闭合不全和磨蚀图片(图8-图10)。

图8 四例不同的乳头孔状况,由左至右,由上至下分别为:左上乳头孔平滑,基本正常;右上乳头孔略有外翻;左下乳头孔外翻严重;右下乳头孔不仅外翻严重并且出现过度角质化

图9 四例较严重乳头孔外翻、闭合不全和磨蚀,注意左上病例和右上病例有可能发展为乳头末端过度角质化

图10 两例较严重乳头孔外翻、闭合不全和磨蚀,注意右侧病例有可能发展为乳头末端过度角质化
乳头表层皮肤颜色变化反常主要由哪些原因造成?
造成乳头表层皮肤颜色变化反常主要由以下原因造成:
1.挤奶时段发生的充血未完全清除,这一般缘于:
(1)脉动器功能异常,D相值低;
(2)奶衬适配乳头较差。
2.这类状况常见于细长乳头和乳房水肿的新产牛。
3.应该强调的是:若>20%的乳头出现类似状况,应立即采取措施纠正。
本文提供了1帧乳头表层皮肤颜色正常图片和10帧乳头表层皮肤变化反常图片(图11-图15)。

图11 这是正常乳头:表层皮肤亮泽、乳头末端平整、无明显异常

图12 四例乳头表层皮肤颜色变化反常;注意左上病例和左下病例均有衬口环

图13 一例乳头表层皮肤颜色变化反常

图14 两例乳头表层皮肤颜色变化反常;注意左侧病例还呈现衬口环

图15 三例乳头表层皮肤颜色变化反常;注意左上病例还呈现衬口环
乳头末端点状瘀斑出血主要由哪些原因造成?
造成乳头末端点状瘀斑出血主要由以下原因造成:
1.真空压过高。
2.B相值过低。
3.过挤。
4.损伤造成皮下出血;皮下出血后表皮破裂造成更严重出血。
5.应该强调的是:若>20%的乳头出现类似状况,应立即采取措施纠正。
本文提供了5帧乳头末端点状瘀斑出血图片(图16和图17)。

图16 三例乳头末端点状瘀斑出血

图17 两例乳头损伤后造成皮下出血;右侧病例为损伤皮肤破裂后所致的出血
乳头皮肤表层呈现衬口环主要由哪些原因造成?
造成乳头皮肤表层呈现衬口环主要由以下原因造成:
1.衬口腔真空压太高。
2.奶衬乳头适配性较差。
3.挤奶流程前处理不到位而致催产素释放不足、二次峰值和挤奶不完全。
4.过挤。
5.乳头挤奶期段的暂时性充血未及时清除。
6.D相值太低、脉动器功能失常或设置不合理。
7.常见于乳房水肿的产后牛,因为水肿乳头较难完全进入奶衬。
8.应该强调的是:若>20%的乳头出现类似状况,应立即采取措施纠正。
本文提供了8帧不同乳头皮肤表层呈现衬口环图片(图18-图20)。

图18 三例乳头皮肤表层呈现衬口环

图19 四例乳头皮肤表层呈现衬口环

图20 一例乳头皮肤表层呈现衬口环
湿挤会造成什么后果?
套杯前乳头未擦干,或清洗挤奶台水花溅沾乳头,或水花进入挤奶杯组,均会由于奶衬腔体与乳头皮肤接触摩擦力不足而向上窜爬并扭曲,这极易造成原奶细菌数增加和临床乳房炎发病率升高;如果清洗水源被假单胞菌污染,还会导致假单胞菌临床乳房炎,严重病例将会发生死亡。本文提供了2帧不同类型的湿挤图片(图21)。

图21 两例湿挤
乳头末端呈楔形主要由哪些原因造成?
造成乳头末端呈楔形主要归咎于奶衬设计不合理或奶衬与乳头不适配而致压力过高,与D相值较长也有一定关系。本文提供了1帧乳头末端呈楔形图片(图22)。

图22 一例乳头末端呈楔形
我们下期公布乳头异常图谱第二部分:哪些乳头损伤应归咎于不利的外界环境?同时讨论其具体成因。
查看评论最新评论
相关文章
发表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