牛场故事


  哈尔滨,一个有着异国情调的城市,漫步在哈尔滨的街头,依稀可看到许多俄罗斯风格的建筑,在这你可遥想当年的繁华和风情。独特的历史进程,见证一个城市的变迁;哈尔滨松花江奶牛场就坐落在美丽的冰城市郊的天恒山北麓。在这60年的发展过程中,牛场几经易址和改制,变的是时间和空间,不变的是养牛人内心对这个行业的热爱……

  60年前,俄罗斯侨民和当地的个体养牛户从德国引进了100多头荷斯坦牛,建立了哈尔滨市松花江种牛场;1953年,场址迁至天恒山北麓现址;1958年,更名为黑龙江省委机关农场;后更名为今天的哈尔滨市松花江奶牛场。60年后的今天,哈尔滨松花江奶牛场成为哈尔滨人心中的一方奶源胜地;存栏1600头,单产7吨,员工130人,他们以其团队合作、踏实肯干的精神走在行业的前列……

冰城奶源胜地

  60年的老场焕发出新活力

  哈尔滨松花江奶牛场建于1952年,当时俄罗斯侨民和当地的个体养牛户从西德、荷兰引进了100多头荷斯坦牛。哈尔滨松花江奶牛场虽说是一个有着60年历史的老场子,但这里却有完善的基础设施:利拉伐的挤奶机、司达特的TMR、大跨度的牛舍等现代化的设施。是一个老场子,但这里的养牛人一点也不守旧,杨臣场长带领一帮稳定的技术团队几经迁址和翻新,让这个老场焕发出勃勃生机。

  多管齐下提高牧场利润

  2003年以前,牧场还是管道式挤奶,为了减少劳动力成本,牧场在2003年安装了利拉伐的挤奶机设备,想利用先进的机械设备,降低劳动力成本。

  “开源节流”是提高牧场利润的一种方式,为了减少饲草料的浪费,提高饲料效率,工人先在饲料配备车间配备好饲料,送到牛舍,饲养员及时饲喂,减少剩料。牧场对于饲养员给予100分的考核,100分相当于500元的绩效工资,当饲养员的工作没有达到考核指标时,会扣除一部分绩效。

  后备牛是一个牧场发展的基础,因此,从长远来看,培养好后备牛,也是牧场的利润。牧场的青年牛按阶段分为小育成牛、大育成牛,“要精细化管理后备牛,把后备牛当孩子养”这是杨场长一直的理念,为了满足后备牛的营养需要,牛场提高了后备牛的伙食标准,平均每头牛每天的伙食费为20元。

  充分考虑奶牛舒适度

  牛场条件有限,但这些来都在尽力提高奶牛舒适度。2005年,牧场新建了两个挤奶厅,安装了两套利拉伐的设备;2010年把牛场的水泥床位全部换为橡胶卧床;2011年投资780万元用于牛舍的改造。牧场以前上料和拌料完全靠人工,2011年,牧场新购买了一台TMR,这样既减轻了员工的工作强度,也根据奶牛的不同阶段,调整了日粮配方,单产水平提升至25公斤/天。

  另外,牧场在其他细节方面也多下功夫,比如每天工人两次挠牛,促进牛体血液循环等方法来给牛以舒适的感觉。“养好牛,多挣钱,目标是争取让牛舒服,人也舒心。”,这也是杨臣场长这么多年一直追求的。

  调动员工积极性留住专业人才

  2002年,日本家畜改良公司欲在中国选择几个技术人员去日本培训胚胎移植技术,培养胚胎移植方面的人才。日本家畜改良公司的领导曾是关东军,对黑龙江有着很深的负罪感,因此最后把项目定在黑龙江,省畜牧局几经挑选和比较,最后选定松花江奶牛场为合作对象进行胚胎移植的定点实验项目基地。于是,牧场安排技术场长曲晨去日本学习了半年的修胚胎移植技术,曲晨回到牧场后亲自操作,完成从采卵、冻胚、移植直到最后产下牛犊一整套程序,使胚胎移植技术在牛场成功应用。

  为了提高牛场技术人员的水平,牛场采用光盘与专家现场指导相结合的方式对技术人员定期培训,并与东北农大等高等院校、饲料研究所等开展技术合作。东北农大的张永根教授已与松花江奶牛场合作了十几年,张教授经常来牧场解决问题并安排学生来牛场实习。为了加强技术人员与外面的交流,牛场安排技术人员去国内外的先进牧场交流、学习经验。

  哈尔滨松花江奶牛场因为是老牛场,没有先进的发情鉴定设备,还是采用人工观察的方法做发情鉴定,但牧场的成母牛受胎率达50%、育成牛受胎率60%。松花江奶牛场的配种员负责发情观察和配种,每个人的工资和配种头数、参配率、受胎率、配种指数等都是挂钩的,基本不用人监督,配种员有动力能够主动工作。人工观察发情具体时间:夏季每天观察5次,冬季每天观察3次。“只要管理到位,配种员责任心强,一样可取得良好效果。要充分调动配种员的工作积极性,让他们主动工作”技术场长曲晨介绍到。

  每周例会细化管理

  松花江奶牛场采用传统的拴系饲养,用工比较多,现在一线工作的员工有135人,其中管理人员4人,技术人员10人,维修电工等3人,其余都是饲养、挤奶的工人。在现有的技术人员中基本都是大专学历,本科很少,但是工作经验比较丰富,最少的都已经在牛场工作7年以上,饲养员方面也是如此,都是改制前企业的老工人居多,虽然平均年龄比较大,但是都在这个牛场工作15年以上,对于牛场的情况和现场工作的经验都十分丰富。

  牛场的技术团队每周一进行例会,分析解决一周以来的工作难题和现场出现的问题,大家集思广益,能够更好的提出意见,选出最好的解决方案,为下周的工作打好基础。曲晨副场长说,例会制度特别重要,能够细化管理,从小的问题发现解决,更好的为决策者提供各种合理化建议,促进牛场的发展。

  人员稳定才能保证牛场发展的稳定

  养奶牛稳定是很重要的。人员、饲养环境条件、饲草饲料的稳定才能更好的养好奶牛。但是,在目前的大环境下,很多牛场现在人员的流动性特别大,从管理人员到普通员工都是如此。但松花江奶牛场的员工却非常稳定,最少的都已工作了7年,有些员工都在牛场工作15年以上。牛场离城镇仅3公里,离哈尔滨市区15公里,并且公交车线路很多,交通方便;此外,牧场大部分员工的家就在牛场旁边,仅几分钟的路程。

  杨臣场长说,牛场人员要稳定,首先必须提高员工的工资待遇,特别是一线的工作人员,应让他们挣的钱比白领还多,刺激大家的工作热情,这样才能积极的留在牛场工作;其次提高福利制度和人文氛围,让员工能够真够感觉到企业是一个家庭,为这个企业工作值得,有意思,有希望,有盼头,愿意留在企业。此外,可以学习外国一些经验,比如在牛场工作十年以上是什么待遇,工作二十年是什么待遇等,这样才能真正稳定团队。养牛要以牛为本,更重要的是要以人为本。

  牧场虽是一个老场子,基础设施陈旧,但杨臣场长计划利用现代的先进设备提高养牛整体水平,想在三年内,把单产水平提高至9吨。

牛场人物

杨臣 场长 牛龄 26年 属相 兔 毕业学校 黑龙江省畜牧兽医学校 专业 畜牧兽医 业余爱好 打篮球、跑步

养牛感悟

  我学的是畜牧专业,86年毕业后,分配到了哈尔滨市奶牛场做技术员。当时养牛的还比较少,哈尔滨市奶牛场初具规模,我想着在那工作,可以发挥自己的特长,因此23岁的我,高兴和自豪的踏上了一生的养牛之路。

  我在哈尔滨市奶牛场工作了20年,直到2005年4月我来到了松花江奶牛场,这个牧场是个老场子,基础设施比较陈旧,2012年我们打算新建两个挤奶厅,引进利拉伐的挤奶机;另外,再投资780万元用于牛舍的改建,让牛场的单产水平再上一个台阶。

  养了26年的牛,每天起早贪黑,感觉对家人亏欠得太多,我现在基本上是住在牛场,与家人在一起的时间很少,对家人的照顾就更少了。但家人对我很支持,每次给我打电话就说,别太累了,常回家。家人的支持,是我这么多年的动力,既然选择了养牛,在家庭方面就要有牺牲。“作为一个养牛人,就要养好牛”,这也是这么多年鼓励我继续前行的理念。

曲晨 技术场长 牛龄 12年 属相 籍贯 山东 毕业学校 东北农大 专业 畜牧兽医 学历 本科

最想去的地方 马来西亚、泰国海边 业余爱好 篮球、保龄球、乒乓球

在牛场最喜欢做的事情 空闲的时候,一个人坐在奶牛运动场边,听着音乐,看着牛儿快乐的吃草,嬉戏。

养牛感悟

  2000年我毕业后就来到松花江奶牛场,刚开始来时做繁殖。2002年我到日本学习研修为期半年的胚胎移植技术,回来后在牛场针对胚胎移植做了实践;2004年4月开始从事生产和技术管理工作,2011年开始负责牛场全面生产管理。我大学毕业至今一直从事这个行业,牛场的生活很辛苦,其中的辛酸事太多,但我想既然选择了一份自己认为值得的工作,就应该好好工作下去,行行出状元,我相信自己会在这个领域干出一番事业,成为行业内的技术专家。在一个行业久了,也就慢慢习惯和喜欢上了这种生活方式,这也是我这么多年坚守的原因。

牛场剪影

荷斯坦走进哈尔滨松花江奶牛场

风景如画的牧场

绿树掩映下的牛舍

牛舍一角

牛舍远景

新牛舍

花园式牛场

挤奶厅

干净的饮水

安静的犊牛

正在改建的牛舍

健康的奶牛



Powered by OSPod-CMS 企业建站产品 3.2.6
CMS excute cost is 909 msec ,template set is 荷斯坦, template is Template_ncg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