改革开放后的奶业发展之路——奶业的改革探索

2017-10-28 21:50 荷斯坦奶农俱乐部网 访问量:752 [ 字号: ]
1978年12月中共十一届三中全会以后,国家实行“改革开放”政策,把工作重心转移到以经济建设为中心的正确轨道上来。中国的奶业改革从此拉开帷幕。1979年,允许私人养奶畜的政策出台后,奶业领域的单一公有制被打破,从此,奶业开始了新中国成立后的辉煌时代。这个时期的突出特征是调动一切积极因素,最大限度地解放生产力、发展生产力。改革开放和科技进步,为乳业插上飞跃的翅膀,投资多元化,经营专业化、产业化,生产机械化和自动化,奶业、乳品加工业、乳品机械制造业及乳品科教事业全方位推进,产出总量高速增长。
这个时期实际上由两个发展阶段构成第一阶段是从1978年到1992年,是高速发展时期,这阶段的主要特征是市场需求快速增长,奶类生产受到重视,单一的奶业生产、加工、经销国营制被打破,实行了“国营、集体、个体一起上”的方针,形成投资主体多元化格局,国家对奶业的扶持政策加强,奶类生产出现高速增长,14年间奶类总产量的年递增率达到13.4%。第二阶段是从1993年到2000年,是奶业高速发展后的结构调整期,这阶段的主要特征是放开奶类购销价格,实行市场竞争;放开乳品加工,实行投资主体多元化;实行产业化经营,组建奶业集团,放开乳品市场,调整乳品结构$奶类生产得到稳步增长,8年来奶类总产量的年递增率为6.3%。
 
      承包经营——奶农一词的由来
新中国成立后,奶业经历了两次重大的体制性变动。一次是1953年至1958年的“奶业社会主义改造”,目标是把私营奶业改造成国营为主、集体为辅的公有制奶业;第二次是1978年至1984年的“奶业经营管理体制的转变”。这两次奶业变革是在不同的历史背景和不同的变革目标下实现的,它们都深刻地影响和推动了奶业发展。
首先,中国奶业改革的起步,是从发展私营的个体奶牛养殖户开始的。具有“承包经营”性质的个体奶农是从农村人民公社的集体养牛场转变过来的。他们与1949年以前的城郊农村的私人养牛户在生产资料占有上有着本质的不同。改革后出现的农村奶农,他们只有养殖奶牛的“承包经营权”,奶牛场用地和牧场饲料地都属于农村集体所有,奶农拥有的只是土地经营使用权。其次,改革后出现的个体奶农是在“计划经济为主,市场调节为辅”的原则下进行奶业生产经营,是社会主义经济的补充。在当时,奶农们需要严格执行国家的奶价政策和原奶收购政策,也需要在国家的配给或奖励政策下获得奶牛的精饲料以及牛舍的建筑材料等,这与新中国成立前的奶农也是完全不同的。第三,更为重要的是,改革后的奶农不是真正意义上的“个体”奶农,他们是在社会主义奶业的“国家网络”中开展经营活动的,在经营中得到来自政府和社会组织的许多业务支持基至资金援助。比如,他们无偿得到政府主导的奶牛育种、疫病防控、技术培训、原奶配送加工等服务,“个体奶农”只是奶业生产环节中的“一个节点”,在整个奶业生产链条中,仍然是国营奶业为主体,这与新中国成立以前的私营奶业也是不可同日两语的。认识这一点,对于我们理解改革开放后的奶业发展,以及后来的政策演变,具有重要意义。
 
      三定一奖的兴起
十一届三中全会重新确立了“实践是检验真理的唯一标准”的思想路线、中国许多地方开始放手让农民去实践、去选择、去试验,只要有利于促进生产发展的就支持、由于奶牛“分户包养”的生产方式适应当时的衣村生产力发展水平,符合中国广大农民的意愿,所以在短短几年时间里,迅速在饲养奶牛的社队推广。
20世纪50年代末,中国完成了社会主义奶业改造之后,农村已基本没有个体奶农,即使在北方牧区中有 “自留畜”政策,其中自养奶牛的牧民也很少。十一届三中全会以后,农村中开始出现衣民自养奶牛的生产方式。我们首先需要知道的是,改革之初,在全国奶牛是清一色的国营和集体所有制的情况下,农民如何得到奶牛呢?也就是说,各地衣村养殖户的奶牛“牛源”何而来?为了解决和促进农民个体养牛业的发展,各地政府在政策允许的范围内,采取了各种办法。
例如,浙江省从实际出发,对农村集体奶牛场的管理采取多种办法。奶牛场把奶牛承包给专业户饲养,规定上交利润,其余收人全归承包户自己,生产费用自理。采取“三定一奖”的责任制,即以牛定产,以产定收,以人定牛,超奖减赔。1979年,浙江省金华市有17个农村社队建有集体奶牛场,当年除了有两个集体奶牛场采取“包干到组”之外,其余15个集体奶牛场都实行“包干到户”。实践证明,“包干到户”的多数奶牛场的经济指标増长明显,集体、个人都增加了收入。金华市让长公社天姆山大队奶牛场、将9头奶牛包给3户社员饲养,6个月的产奶量就超过承包前的全年产奶量,极大地调动了承包者的积极性。
黑龙江省是中国的奶牛养殖大省。改革开放后,黑龙江省委和省政府推行“放宽经济政策,加快发展奶源”的奶业发展政策,明确提出加强乳品生产的经济优势,制定和调整了发展奶源的四项政策。即允许个体户饲养奶牛,饲养头数不受限制,提高鲜奶收购价格,每千克提价25%,取消售奶交纳累进税的规定,实行以奶换料。这四项政策经过宣传和落实以后,极大地调动了广大衣民饲养奶牛的积极性,饲养奶牛遍布省内城乡,奶牛头数急剧增加,全省饲养奶牛达17.2万头,其中个体户养牛9.5万头,占55%。
 
      以奶换粮 进行“三帮”
改革开放初期,中国各地贯彻了“公养私养并举,以私养为主”奶牛饲养方针,强调保护私人养牛的合法权益,不断纠正“左”的错误思想影响,积极支持农民私人养牛。户养奶牛符合国情,符合中国农村生产力水平的实际条件,个体养牛能够充分利用当地饲料资源和农副产品资源,调动各方面的积极性。
落实了社员养牛的经济政策,实行以奶换粮的政策,将原米奶牛饲料定量供应办法,改为“以奶换粮”的办法。有的地方还对犊牛、育成牛和母牛干奶期、也给予精饲料供应的政策安排,使个体养牛业保持持续快速发展的良好势头。有的市、县还对养牛户进行三帮,一帮社员解决“牛源难”,把国营、集体的低产牛处理给农民饲养,并资助社员到外地选购小母牛,二帮社员解决“放牧难”,协助组织安排放牧场地。三帮社员解决“卖奶难”,组织运输与收购,保证农户奶牛增产增收。
实现多样化管理,建立健全生产责任制。各地从实际出发,对奶牛的管理采取多种办法。一是“大包干”责任制,把奶牛场一揽子承包给专业户饲养管理,生产费用自理,规定上交利润,牛场的盈余收入全部归承包户所有;二是“三定一奖”责任制,即以牛定产,以产定收,以人定牛,超奖减赔,三是“三定加分成”责任制,即定投资、定支出、定收入,超收则由奶牛场与承包户按一定比例分成。
 
      国营奶业改革初尝试
在农村集体奶牛场进行“分户包养”的同时,中国国营奶牛场的改革也逐步开展。1978年至1984年是国营奶业改革的第一阶段。改革的出发点是打破高度集中的旧体制,建立充满生机和活力的新体制。国营奶牛场和牛奶公司的经济体制改革,实际上主要涉及两个层:一个是国家层面的改革顶层设计,推行对国营奶业企业的经济体制、经济政策的改革;另一个层面是奶业企业内部经营管理的改革。在这两方面的改革中,国家对奶业企业的经济体制改革是前提、是基础。奶业改革进程的实践表明,只有处理好国家与奶业企业的经济关系,奶业企业内部的改革才能顺利有序地推进。
国营奶业既与农村改革所涉及的农牧业生产有关,也与国营工商企业的改革有关,既具有国营企业的普遍特点,也具有国营农场、农垦农场的特点。1979年7月13日,国务院颁布的《关于扩大国营企业经营管理自主权的若干规定》,成为国营奶业改革启动肇事的政策依据。其后,1980年9月2日,国务院批转国家经济贸易委员会《关于扩大企业自主权试点工作情况和今后意见的报告》,1984年5月协会成立大会10日,国务院发出《关于进一步扩大国营工业企业自主权的暂行规定》等文件,进一步扩展了奶业改革的深度和广度,加快了国营奶业改革的步伐。
 
      1982年12月王震、林乎加,张林池等出席中国奶牛协会成立大会
 


Powered by OSPod-CMS 企业建站产品 3.2.6
CMS excute cost is 1250 msec ,template set is 荷斯坦, template is cattle_culture_detail